線上教學|張玲敏:奮戰“疫”線 師者仁心

發布時間:2020-03-11 發布人:許栩

3月2日,基礎醫學院如期開始在線教學。各任課教師因課制宜,積極嘗試探索多種授課方式,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力求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同質等效,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請問如何把WebM Video課件語音視頻文件上傳到雨課堂課件庫中?PPT錄音是用哪種軟件?錄完的視頻是什麼格式?這周用的騰訊會議号和密碼是否下周和以後都能用?”自從接到疫情期間所有課程教學形式調整為線上教學的通知,病原生物學系張玲敏老師就開始争分奪秒地認真做起線上教學的功課。


響應号召 積極備戰

張老師已在醫學院工作近40年,她本應從1月份就開始輕松的退休生活,但因學院教學工作需要,她接受了學院的返聘。

本學期,她承擔基礎醫學院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六年制《人體寄生蟲學》中文課程以及國際學院2017級CM專業《媒介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兩門全英課程,工作量共計30學時,且全部集中在前5周。和年輕一輩的青年教師相比,在線教學對于張老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新鮮事物。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态度,張老師響應号召,積極為在線教學備戰,學習各種線上教學工具。


從不熟悉到熟練掌握

張玲敏老師坦言,“一開始,自己對于各個在線平台教學的操作十分不熟悉,擔心學生看不到畫面、聽不到課件講解,時常感到緊張和焦慮。”于是,她自學網絡中心的在線教學培訓課程,從頭開始熟悉各種名詞、各平台,學習錄屏軟件的操作,觀看學習其他老師的課堂直播,并向學院線上教學培訓交流群裡的老師們積極請教和探讨。

經過第一周線上教學“實地演練”,張老師已經能夠借助各類平台有序開展線上教學,也逐漸體會到了線上教學的樂趣。

屏幕另一邊學生們的參與和配合讓張老師十分欣慰。“從不熟悉到逐步熟練掌握錄屏技術,學到了許多教育技術資源和平台的利用,感受到了學生都在很認真的學習,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

張玲敏老師準備線上教學課件


教學“三部曲”确保質量

在線教學效果與學生的自律性密切相關,如果任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全英課程更是面臨個别留學生有時差的問題。張玲敏老師結合在線教學的特點,巧用教學“三部曲”,分别在課前、課中、課後三個階段通過完善教學設計、增加課堂練習、課後答疑輔助等措施強化了學習效果把關。

課前階段,張老師會整理和更新已有的PPT課件,将PPT課件語音錄屏,根據每次課的具體内容出練習題,并提前一周在雨課堂平台上傳發布。線上教學階段,她利用騰訊會議直播講課及交流,通過共同完成練習題,了解課堂内容掌握情況。課後,她會在雨課堂平台查看學生學習PPT課件和練習題的完成情況,及時回複學生們提出的問題。

對于仍将持續3周的線上教學,張老師希望接下來的授課能夠更加順暢和順手,效果有所提升。她謙虛地表示,自己現在還不能說已很好地掌握了雨課堂、騰訊會議的功能,還在不斷摸索、提高,還有許多技術值得去嘗試、學習。

張玲敏老師制作PPT課件語音錄屏

值得一提的是,張玲敏老師還擔任學院本科教學督導組組長。開學一周多以來,她從忙碌的備課工作中抽出時間聽課,次數達8次,為學院改善在線教學效果提供了許多可行性建議。

張玲敏老師對學院線上教學提出建議

在舉國上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日子裡,暨醫教師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在學習中消除焦慮,在學習中增強信心,在學習中獲取勇氣,收獲感悟,彰顯了師者仁心的本色。相信學院教師能夠利用在線教學契機,不斷摸索出教學改革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