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09 發布人:學院辦公室
4月9日下午,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黨支部組織支部全體黨員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線上學習交流會,參加人員包括10名教師黨員和7名學生黨員,會議由黨支部書記董曉梅主持。
雖然不能身處抗疫一線,但是作為公衛人,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與會師生黨員在認真學習了學院黨委下發的學習資料之後,圍繞該中心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董曉梅書記表示,在2月初新冠疫情初起階段,在黨支部号召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老師成立了新冠疫情防控研究小組,針對高校疫情預防提交了一系列防控建議與指引。她本人也積極參與校醫院學生返校方案讨論工作,多次協助修訂學生返校風險篩查調查表,組織号召本專業研究生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展示了公衛師生積極投身防疫工作的态度。董曉梅表示,作為一名疾控工作人員家屬,深深體會到疾控人作為人民健康守護者的驕傲與艱辛,他們與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一樣值得嘉獎與肯定,預防與臨床結合,防疫與抗疫共築,是我們國家在黨的正确領導下,迅速取得疫情第一階段勝利的法寶,公衛專業學生應提高專業自信,學好本領,在國家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
陶倩老師表示,通過流調、數據分析等進行疫情研判及把控風險的疾控中心人員,築起國民第一道防控關卡的海關人員,穿梭于醫療機構和商業中心等地确保防疫措施落實到位的督導人員,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健康的醫院感染科專業醫生,他們都是“戰疫”期間無處不在的公衛人,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疫情才能得到初步控制,作為未來的公衛人,同學們要以他們為榜樣,捍衛人民的生命健康。
陳青山、郝光等老師強調化危為機、迎接挑戰,響應國家号召與需求,發展我校公共衛生教育事業,積極申報預防本科,擴大公共衛生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做好高水平公衛人才的培養工作是全系師生的責任與使命。
武曉豔老師談了心理學在本次疫情中所起的作用。自疫情爆發以來,她本人積極參加了廣東省總工會組織的為疫情服務的心理熱線,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抗疫”盡一份力。張文娟、蔡玲、朱穗、王麗君等老師也表達了對沖鋒在一線的公衛、臨床醫務工作者的敬意與感謝,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安穩的後方,全系老師應做好本職工作,紮紮實實上好每一堂網課,有意識的将疫情防控實踐與課堂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提高授課效果。
交流過程中,多位老師同學都提到了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2019屆碩士畢業生徐昌圓同志,畢業後他在廣州市花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自疫情爆發以來,他一直戰鬥在防疫一線,截至3月23日,他已連續工作59天,平均每天工作10多小時,通宵工作有如家常便飯。他給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黨支部寫了封家書,信中他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感謝,感謝老師們的培育和培養,并鼓勵師弟師妹們努力學好本領,好在将來的公衛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7名學生黨員也都從自身出發,談到了如何利用個人專業知識去影響身邊的人、力所能及地參與當地防疫工作,以及疫情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與反思。此次疫情雖然給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但也使他們更真切地感受到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可置身事外。作為公衛學子,他們表示會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多做貢獻。
第一次開展線上組織生活,看見因疫情久違的同事與同學,倍感親切,支部黨員暢所欲言,都感覺收獲很大,大家表示将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後續的學習工作中去。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