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07 發布人:
在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之際,為重溫黨的光輝歲月,追尋紅色記憶,太阳集团1088vip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藥理學系、病原生物學系聯合黨支部分别于4月22日和4月29日進行了兩次“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系列活動,支部全體教工黨員積極參加學習和讨論。
4月22日會議由黨支部副書記王鵬程帶領大家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使同志們從黨的非凡曆程中感悟到真理的力量,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
接着全體黨員觀看了《黨史故事100講之五四運動,喚醒民衆》,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勇于擔當,要有愛國心和進取心。黨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需要繼承發揚“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一面永遠不會過時的旗幟,在新的時代它有新的内涵,需要我們共同譜寫。
在4月29日的會議上,黨支部書記江振友以“八一建軍節的由來和曆史”為主題,為大家講述了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展現了中國軍人的挺拔身姿,已成為盛世中華的脊梁。八一建軍節源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産黨獨立領導武裝鬥争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同時也孕育了“八一精神”。
江振友指出,“八一精神”是有堅定的革命信仰,敢為人先的“擔當精神”;“八一精神”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八一精神”是努力學習,勇于創新,不斷進步的“創新精神”。“擔當”、“奉獻”和“創新”,恰恰也是我們作為高校老師所必備的,大家要立足本職工作來傳承“八一精神”,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克服困難,勇于創新,砥砺前行。
随後,支部委員施珊珊帶領大家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奮鬥曆程,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使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具備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這個過程充滿着探索和艱辛,我們要始終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始終相信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黨都能帶領我們戰勝困難,走向勝利。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藥理學系、病原生物學系聯合黨支部)